营销信息资讯,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首页 > 文案> 正文

数字艺术品亮相淘宝造物节!设计师黄河山协同NEAR发布NFT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07-19 09:53
浏览:11286

2021年7月17日~25日,一年一度的淘宝造物节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震撼上演。作为年轻人创意的聚集地,本次造物节将再度为大家献上诸多意想不到的脑洞神器,其中一直为许多潮流玩家所热捧的NFT数字艺术品也将首次亮相淘宝造物节。毕业于清华美院、独具“社会主义赛博朋克”气质的青年设计师黄河山将携带其NFT作品和大家见面,区块链开发平台NEAR Protocol协同Web3Games为此次NFT展会提供技术支持。

 

云图片

 

艺术家开始拥抱NFT

 

云图片

 

NFT即非同质化通证,也是一种在区块链上的技术标准,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一般而言,区块链平台上的通证类型分为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两类。平时我们听得最多的像比特币、以太坊都是同质化通证,即每一枚比特币彼此并无差异,可以互换。而非同质化通证则恰恰与此相反。所谓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两枚完全相同的NFT。

也正是由于其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和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与资产绑定。换言之,其实就是发行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这个资产可以是游戏道具、数字艺术品、门票,也可以是身份证件、文书证明等,并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由于NFT具备天然的收藏属性和便于交易,加密艺术家们可以利用NFT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数字艺术品。很多国内外的艺术家已陆陆续续在该领域做出尝试,借助NFT来发布自己的数字艺术作品,而年轻艺术家黄河山就是其中一位。

黄河山,出身于南方小县城的北漂艺术家。作品具备扎实调研功底又不乏趣味性。《野生设计》系列是他走访全国各地城中村的调研成果,在清华美院毕设展出后大获成功,他乘胜追击,陆续推出了《假宜家》《秃力富系列》。 黄河山研究中国街头土味审美,探讨”野生设计“的原始驱动力。其逻辑与当下互联网上”野蛮生长“ 的土味文化高度契合。这种以乡村非主流文化为主导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赛博朋克风在黄河山的作品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云图片

 

而此次基于NEAR发布的数字艺术品 “秃力富”,是黄河山创造的一个虚拟人物IP。秃先生是一个秃头大款,音乐鬼才华晨宇以及创作才女朱靖汐等人都是他的粉丝。“秃力富”作为房地产大亨,文化水平有限,但却心忧天下,一心想为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提供房产。而本次展出的NFT的主题就是一套房产,名字叫做“不秃花园”,黄河山解释称“房产如此命名的原因是希望大家再也不用因为担心买不起房子而头秃。

 

云图片

 

谈起此次和技术提供商NEAR、Web3Games合作,黄河山表示十分激动,“原本以为区块链、NFT这些概念会很复杂,操作起来会很费事,结果却出乎意料。”事实上,这是黄河山第一次采用NFT这种方式发表、出售自己的作品,“看到朋友当中有人在使用NFT,所以也来体验一下。”在NEAR的支持下,最终的效果已经十分接近传统互联网的操作体验了,“用户只需在淘宝下单,然后就会收到一个含有NFT数字艺术品的链接,如果已有NEAR账户,直接领取就可以。没有的话,按照提示简单几步即可完成。”

除了上手简单、接近传统互联网的用户体验以外,铸造成本低也是黄河山选择和NEAR合作的原因之一。原来艺术家在链上铸造NFT,每次铸造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太坊铸造一个NFT动辄成百上千元的费用太贵了,NEAR只需要几分钱的费用十分合适。”

黄河山表示传统的艺术品拍卖是一次性的,艺术家只能收取一次成交费用。而NFT这种技术标准,不仅可以更好地确定版权,还可以凭借版税分成功能让艺术家持续受益。目前黄河山仍在继续续写“秃力富”的故事,并计划进一步试水NFT相关的元宇宙产品。

NFT开始走进主流平台的视野

不光是艺术家,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成为NFT的拥趸,摇身一变成为NFT收藏家。受此影响,NFT的价格也开始不断刷新纪录。据NonFungible.com统计,自3月初以来,每周有1万到2万名买家,最多产的NFT销售是著名艺术家Beeple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 Days”,此前在三月份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以惊人的6900万美元拍出。

“NFT收藏品正逐渐成为流行元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进来,成为NFTer。“NEAR亚太区负责人Amos表示。“NFT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而黄河山老师的作品又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原生数字艺术的属性。也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决定和黄河山老师推出相关产品,参与这次淘宝造物节。”

然而NFT相对于互联网行业、或是传统艺术收藏圈的体量,目前仍然属于小众事物,而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则是用户门槛过高。使用基于以太坊等传统区块链需要了解hash、公私钥对等密码学概念,还需要提前注册手机端或浏览器插件钱包,给小白用户造成了理解和操作上的困难。NEAR则采用了渐进性安全性的设计,App开发者有多种开发模式选择,并可将区块链复杂的部分完全隐藏起来。NEAR的账户模式对普通用户也十分友好,账户名是可读、便于记忆的,而不是像其他区块链平台一样是一串随机字符。以这次黄河山在淘宝造物节发布的“秃力富”NFT数字艺术品为例,用户无需预先注册NEAR账户,只需要在淘宝的店铺上拍下数字艺术品,只要收到一条链接即可自动按照提示完成余下步骤。

NEAR:连接互联网和区块链的桥梁

作为本次黄河山于淘宝造物节发行数字艺术品的技术支持,NEAR对降低区块链使用门槛,推动NFT这项技术被主流接受发挥了重要作用。简单说,NEAR是一个可高度扩容,简单易用的区块链开发平台。NEAR的团队由多位连续创业者和世界一流的工程师组成,曾于谷歌、脸书、微软等知名科技公司任职,在构建分布式系统方面有着丰富行业经验。NEAR的工程团队也有极强的科研能力,曾多次获得世界级电脑编程竞赛的奖项,包括ACM-ICPC全球冠军、Google Code Jam冠亚军、 Top Coder冠军等等。同时,NEAR获得A16Z, Pantera, Coinbase,早有蜻蜓资本,百度风投等众多顶级VC机构的支持。

NEAR亚太区负责人Amos表示,“NEAR作为一个新兴的区块链开发平台,一直以来致力于把生涩难懂的区块链技术做到人人可用,也希望能找到越来越多的像此次淘宝造物节这样的真实的落地场景,让区块链这项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事实上,NEAR在探索区块链、NFT的使用场景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有多款基于NEAR平台开发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例如,拥有超过150万用户的图文社交软件鲱鱼罐头,在近期通过NEAR发布了“画布战争”这款功能,让用户在基于区块链的画布上共同创作,并将各种脑洞大开的作品制作成NFT。而基于NEAR开发的NFT平台Mintbase也在近期为德国著名音乐节Wilde Moehre提供了技术支持,将会场与元宇宙相结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于一体,可谓创意十足。而此次音乐节的门票也是通过Mintbase制作成了NFT,在降低渠道损耗的同时,杜绝了假票、黄牛等情况,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参会体验。

NEAR亚太区负责人Amos表示,“NFT不仅仅是数字艺术品,它作为一种技术,可以为各行各业赋能。NEAR的目标是成为连接互联网和区块链之间的的桥梁,让区块链这项技术人人可用。” 

热门文章

  •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日,一场立法征集意见座谈会在湾谷科技园杨浦区人...

  •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潮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

    近些年,年轻人逐渐成为父母角色的主流。作为崛起的后浪,新时代的扛把子,这届新生代父母在带娃这条路上也是相当的与众不同。科学育儿,

  •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大,直播运营策划容易拿高薪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双11购物狂欢节经过13年发展进化,俨然成了反映中国经济和消费活力的重要参考。双11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重塑电

  •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增效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9月3日,为期三天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充分演绎和展现了人工

  •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演讲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技术中心举办了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思必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凯受邀参加,现场带来

  •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方关注!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9月1日—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以AI赋能城市数

人工智能

更多 >

物联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