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信息资讯,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首页 > 文案> 正文

iPhone 的未来,也许不会是挖孔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1-17 21:06
浏览:11010
来源:雷科技

2022 年的第一个月还没过去一半,关于 iPhone 14 的传闻倒是已经出现三个版本了,作为一个数码编辑,小雷也是每天都被高强度的 iPhone 14 爆料所轰炸,以至于编辑部内部也是经常吐槽:iPhone 14 一天一变,库克看了都要头疼。

当然,对于 iPhone 14 的期待,大多数都来源于对其外观的期待,而且主要集中在正面的 " 刘海 " 是否会变成 " 挖孔 " 设计上。对于许多 iPhone 用户来说,刘海屏可以说是目前 iPhone 设计上少有的怨念之物,整整四代的产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以至于不少用户吐槽:每年换新机却感觉每年都没换新机。

所以,当 iPhone 14 或将采用挖孔设计的爆料出现后,iPhone 14 的相关热搜就开始频繁出现,而且每一次都能引来不少的网友关注,不少网友更是直言,只要 iPhone 敢换挖孔设计,直接买爆,天王老子来了也拦不住我换 iPhone 14。

咳咳,先不论天王老子会不会闲得无聊来阻止这位网友买 iPhone 14,至少也是体现出了部分网友对 iPhone 采用新设计的期待与关注。不过,iPhone 14 到底会采用怎样的设计,如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不少网友倒是开始争论哪一种挖孔设计更好看。

于是,小雷统计了一下近期曝光的 iPhone 14 挖孔渲染图,带大家一起看看 iPhone 14 的 " 演变 " 过程。

不得不说 iPhone 永远是手机圈的流量高地,主要是有关于 iPhone 的新消息出现,十有八九都会引发一次关注的热潮。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外也同样如此,所以很多数码博主都热衷于爆料关于 iPhone 和苹果的各种新闻。

2020 年最早开始爆料 iPhone 14 将采用挖孔屏的博主不好考究,但是传播面积最广的信息源则来自 Mark Gurman,一位海外的知名爆料博主,以往的苹果新品曝光中也有着不菲的战绩。

在 Mark Gurman 的描述中,iPhone 14 将会采用药丸形状的前置居中挖孔设计,其中,前置摄像头、环境光传感器、泛光感应元件和距离传感器将会被放入挖孔区域,而 Face ID 的红外相机模组和点阵投影器则会被隐藏到屏幕内部,在需要的时候再进行调用。

从渲染图来看,这个设计的可信度还是颇高的,至少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路线和技术水平来看,应该不难实现,主要的问题应该集中在成本以及是否会降低 Face ID 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解锁速度等方面。

但是,就在大家热议 iPhone 14 是否会采用药丸型挖孔的时候,另一则消息则带来了不同的预测,而且相比起 Mark Gurman 的渲染图,这次爆料人甚至拿出了一张手机模具的照片,在模具中可以看到一些我们熟悉的 iPhone 设计特点以及奇特的 " 感叹号 " 形式挖孔。

WTF?感叹号挖孔?根据查询,这则新的爆料是由一位显示器行业分析师 Ross Young 所提供的,并且声称从行业相关人士的手上获取到了 iPhone 14 的屏幕模具照片。在带上实物后,这则爆料的可信度显然更高,所以之前的药丸型挖孔爆料很快就变成了明日黄花,不再是大家讨论的中心。

根据新的爆料来看,iPhone 14 将会把体积最大的点阵投影仪独立到药丸型挖孔之外,独立成为一个圆孔,而前置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红外摄像头等则是被集成到药丸型挖孔中组成独特的感叹号结构。

虽然乍看之下有点奇葩,但是老 iPhone 用户也许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在 iPhone 使用全面屏设计之前,其实就有不少人吐槽 iPhone 的前摄与听筒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感叹号,如今只不过是将感叹号设计又找了回来,然后内置到屏幕中。

看到这里,不少老 iPhone 用户都忍不住吐槽:历史就是一个轮回,时隔五年我们又回到了感叹号时代。至少就目前的信息来看,感叹号型挖孔是可信度最高的,毕竟有着屏幕模具的佐证,虽然目前尚且不能证明就是 iPhone 14 的屏幕模具,但是有实物的说服力还是更强一些的。

此外,除了药丸型挖孔、感叹号型挖孔外,还有更极端的单挖孔设计,仅在屏幕留下点阵投影仪的位置,其余传感器全部隐藏到屏幕内层。虽然让 iPhone 14 看起来有一股浓郁的 Android 手机味道,但是不得不说是此次 iPhone 14 外观预测中最大胆,同时也最难实现的,大概率只是用户的自嗨而已。

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苹果真的会在 iPhone 14 上使用挖孔设计吗?对于苹果来说,真的有足够的动力和意愿去更改 iPhone 的刘海设计吗?

虽然小雷也期待 iPhone 14 采用不同的设计,而且参考以往 iPhone 四年一次大变动的规律,似乎 iPhone 14 也确实到了该做出改变的时候了。但是,对于 iPhone 来说每一次设计上的大改动都是为了新功能服务的,而且往往是从用户体验出发做出的改变,而非仅仅是为了外观。

比如 iPhone 8 到 iPhone X 的设计变化,其实只是为了提高屏占比,并且将 Touch ID 改为 Face ID 所服务,刘海的设计在当时看来也是相当的超前,而且也成为不少 Android 厂商模仿的对象。

有意思的是,当时采用刘海设计的 Android 手机中,大多数在刘海区域其实只是放置了一颗前置摄像头和一个听筒,剩余的大片区域就是纯粹为了模仿 iPhone X 所做出来的设计。所以,很快在第二年的产品中 Android 厂商就开始陆续改为水滴屏等进一步扩大屏占比的设计,从模仿 iPhone 的角色中跳转出来。

说到这里,读者应该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苹果有什么新的功能需要将 iPhone 的刘海设计转换为挖孔设计呢?目前来看是没有的,至少就 Face ID 模组来说,挖孔设计并非好的选择,可靠性降低、设计成本提高等问题都是阻碍苹果采用挖孔设计的拦路虎。

而且,苹果并没有迫切的需求去更改 iPhone 的外观设计,如果 iPhone 13 因为外观的原因导致销量下滑、用户不满率增加,那么苹果也许会开始关注外观设计上的问题。但是,iPhone 13 的销量却说明了一切,在全球范围来看,iPhone 13 的销量都十分可观,在国内更是连续霸占手机畅销榜的榜首,丝毫没有受到刘海屏设计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也许真的没有多少动力去对刘海屏下 " 杀 " 手,毕竟只要继续保持住生态和性能上的优势,并且逐步提升屏幕的显示效果,那么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虽然,目前 iPhone 14 的挖孔设计热度如此之高,也代表着用户确实期待苹果在 iPhone 这款核心产品上做出改变。但是苹果让用户们失望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就算 iPhone 14 真的还是刘海屏,只要性能、续航和拍照功能有所提升,那么用户还是会愿意为此买单。

不过,iPhone 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用户也不可能永远这样纵容下去,即使 iPhone 14 不是挖孔设计,在 iPhone 15 或是新的产品线上(有传闻 iPhone 的折叠屏设计方案已经确定),苹果也需要让用户明白自己的等待是有结果的。否则,在 Android 生态逐渐崛起,并且与 Windows 生态逐渐融合的未来,苹果的生态优势还能保留多久也是一个未知数。

热门文章

  •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日,一场立法征集意见座谈会在湾谷科技园杨浦区人...

  •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潮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

    近些年,年轻人逐渐成为父母角色的主流。作为崛起的后浪,新时代的扛把子,这届新生代父母在带娃这条路上也是相当的与众不同。科学育儿,

  •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大,直播运营策划容易拿高薪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双11购物狂欢节经过13年发展进化,俨然成了反映中国经济和消费活力的重要参考。双11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重塑电

  •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增效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9月3日,为期三天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充分演绎和展现了人工

  •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演讲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技术中心举办了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思必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凯受邀参加,现场带来

  •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方关注!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9月1日—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以AI赋能城市数

人工智能

更多 >

物联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