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信息资讯,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首页 > 电商> 正文

每日优鲜停业裁员,生鲜电商没有赢家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30 17:25
浏览:10836

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风清


裁员、关店、停业,每日优鲜命悬一线

谁也没想到,每日优鲜这么快就凉了。

7月28日,有每日优鲜的员工在脉脉和朋友圈爆料,称公司“原地解散”,在职员工已被欠薪两个月,此前裁员的补偿金也未发放,同时社保断缴,飞书账号禁用,高层失联,连办公区都进不去。

为了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每日优鲜的员工们拉了一个维权群,截至7月29日凌晨,群内已聚集了922人。7月29日上午,维权的员工们在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门口集结,不知何时工资才有着落。

对于“解散”的传闻,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公司正在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暂时关停极速达业务,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极速达,即每日优鲜广告里常说的30分钟送达。目前每日优鲜APP上已经没有了极速达的相关商品,甚至部分商品连次日达都无法下单。30分钟极速达的消失,让每日优鲜上了热搜,有网友戏称:每日优鲜变成了“昨日优鲜”。

或许对用户来说,每日优鲜是突然暴雷的,毕竟前一天还在正常使用。但实际上,每日优鲜的危机早有预兆,是一步步走向倾覆的。

天眼查显示,每日优鲜的前五轮融资都有腾讯的身影,但E轮融资后腾讯却不在投资方之列。去年11月,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辞去每日优鲜董事会职务,似乎是在传递危险信号。

的确,明眼人都能看出每日优鲜的财政状况一直不容乐观,自2018年到2020年三年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2021年虽成功上市,但亏损依然没有收窄。

同时,每日优鲜的股价一路下跌,目前仅0.135美元,相比发行价蒸发98%以上,市值仅3185万美元。由于股价长期持续低于1美元,且未递交2021年财报,每日优鲜已收到纳斯达克两次退市警告。

6月30日至7月2日,每日优鲜接连关闭9个城市的业务,可以看出此时已无力回天了。7月中旬,每日优鲜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签订了2亿元的战略投资协议,但这笔融资实际上未能到账。这或许成了压倒每日优鲜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解释了为什么公司停业裁员会如此突然。

当然,“没钱”并不是每日优鲜倒下的最终理由,大家疑惑的地方在于,每日优鲜为什么会没钱?他们的钱花在哪里了?

成也前置仓,败也前置仓

如果要从根本上给每日优鲜的跌倒找一个理由,那只能是它的前置仓模式。

前置仓模式,是一种更靠近消费者的仓配模式。在前置仓模式下,消费者下单后,商品从附近的前置仓发货,而非城市配送中心。前置仓一般选址在办公楼内、社区或较大的店面,配送范围约为3公里内。

那么,为什么每日优鲜要选择前置仓模式呢?这要从生鲜电商的用户需求说起。

生鲜电商,说白了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卖菜,其解决的核心需求是怎么样让买菜更方便快捷。

“方便”其实很好解决,只需要跟外卖一样,安排骑手配送即可,真正难解决的是“快捷”的问题。如果从城市配送中心统一进行配送,运费高不说,光是时间成本就令用户难以接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生鲜电商们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多建几个仓库,大仓送小仓,小仓送到家。

第二种:跟商超合作,配送员到店取菜,用外卖的模式做生鲜。

第三种:直接开店,把门店当仓库,仓就是店,店就是仓。

这三种,便是前置仓模式、商超到家模式和店仓一体模式。

其中,前置仓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新鲜。和商超、门店不同,前置仓不需要对用户开放,仓储功能最完善,冷藏条件最好,因此菜品质量更胜一筹。

但同时,前置仓也存在一个硬伤:成本过高。

首先,地租是前置仓最大的成本之一,离消费者近,意味着选址不能太偏,地租必然居高不下。而不对C端开放,也导致无法分担仓储成本,线下流量被浪费了。

其次,是冷链物流成本。生鲜电商对货品新鲜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配套的冷藏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每建一个新仓,就要多买一批设备,其成本可想而知。

最后,是人工成本。为了保证30分钟送达就必须有足够多的配送、分拣、仓管人员。人力是生鲜电商的基础,在此无需赘述。

高昂的成本,必须由高客单价+高客单量填平。有专业人士测算过,前置仓模式下想要盈利,至少要做到每个仓每天1000单,客单价60元。但按照目前国人的消费习惯,想达到60元的客单价是十分困难的。

于是,每日优鲜只能面对巨额的亏损,在没有了融资的支持后,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

而对于前置仓的困局,盒马CEO侯毅在2021年凤凰网科技峰会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前置仓模式我从2年前退出,盒马做了100家店之后退出了。这个模式不合理,除非大规模的物流收费,把物流成本收回来,有可能会盈利,但是今天的格局来说没有盈利的。”

前置仓模式,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

生鲜电商没有赢家

作为“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的倒下无疑给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首当其冲的,是和每日优鲜同样使用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们,比如叮咚买菜。随着资本对前置仓模式失去信心,企业能拿到的资金会进一步减少,容错空间也就更小了。

实际上,叮咚买菜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2019至2021年,叮咚买菜共亏损114.8亿元,可见高成本是前置仓模式的通病。而今年5月开始,叮咚买菜相继关闭了天津、河北、广东、安徽等多地业务,不知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每日优鲜。

那么,其他模式的生鲜电商玩家就能活得更好吗?也不尽然。每一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隐患,只是暴雷早晚的问题。从数据上看,当前所有的生鲜电商,没有一家宣布全面盈利,就很能说明问题。

仔细想来,生鲜食材的送货上门,本该是一种近乎“奢侈”的购买需求。方便、低价、高质构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又想送货上门又想菜品新鲜,那就只能多出钱了。以当前的居民消费水平来看,愿意为此买单的并不是大多数。而那些买菜的“主力”人群,则更愿意去线下的商超里选购。

用笔者姥姥的话来说就是:“不去菜市场挑挑拣拣,算什么买菜?”

说到底,传统商业的底层逻辑无非是“四毛买进,六毛卖出,减去费用赚一毛”,而互联网的逻辑,是“五毛买进,四毛卖出,等对手都死了,再抬到七毛”。这套打法或许在其他领域管用,但在买菜领域很难行得通,因为他们的对手是超市和菜贩。这不仅仅是海量的成本问题,更是无数人的生计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凡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做生鲜,都不会成为赢家。每日优鲜既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热门文章

  •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日,一场立法征集意见座谈会在湾谷科技园杨浦区人...

  • ​美适亚纳米甲地孕酮:开启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
    ​美适亚纳米甲地孕酮:开启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治疗新篇章

    ​美适亚纳米甲地孕酮:开启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

    近日,上海场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新标准交流会顺利召开。此次学术会议汇聚了近二十位国内头颈肿瘤及放疗领域的专家,围绕CACS诊疗

  •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潮

    凭实力“出圈”,Nutri壹营养把握母婴消费新风

    近些年,年轻人逐渐成为父母角色的主流。作为崛起的后浪,新时代的扛把子,这届新生代父母在带娃这条路上也是相当的与众不同。科学育儿,

  •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大,直播运营策划容易拿高薪

    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主播、网红及快递人才缺口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双11购物狂欢节经过13年发展进化,俨然成了反映中国经济和消费活力的重要参考。双11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重塑电

  •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增效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9月3日,为期三天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充分演绎和展现了人工

  •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演讲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技术中心举办了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思必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凯受邀参加,现场带来

人工智能

更多 >

物联网

更多 >